防塵口罩產生決定性影響。">
加強先進適用性
防塵口罩的呼吸阻力是否適度,是衡量產品適用性及舒適性的重要指標,并會對接塵人員是否主動持續佩戴防塵口罩產生決定性影響。目前,接塵人員普遍反映現行防塵口罩呼吸阻力過大,長時間佩戴有憋氣感,進而放棄佩戴。
實驗證明,當防塵口罩吸氣阻力在50 Pa以上時,工人肺通氣量降低,呼吸產生困難;而吸氣阻力為40 Pa,中等勞動強度2h,工人沒有感到呼吸困難,因為防塵口罩吸氣阻力超過50 Pa以上時,人體將產生抗力。《煤礦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專用標準》制訂過程中,在保證安全基礎上,結合人體生理特性,對呼吸氣阻力最高允許值做出嚴格規定,極大提高了防塵口罩的實用性和舒適性。
對于防塵口罩過濾效率的檢測,現行標準采用氯化鈉(NaCI)顆粒物作為檢測試劑,模擬粉塵條件。但是,用氯化鈉(NaCI)檢測合格的防塵口罩,在實際煤礦的煤塵環境中使用,過濾效率會降低2%-5%,主要原因還是不同粉塵之間的差異性。所以,在下一步的標準制訂過程中,勞動防護專業委員會提出,“要采用實際環境中真實存在的粉塵作為檢測試劑”,通過這種檢測方法達到標準要求的過濾效率的防塵口罩才具有適用性。
鑒于我國作業場所的粉塵危害往往不是單一成分,而是多種成分混合,在檢測過程中可以挑選最具代表性、危害最嚴重的一種粉塵作為檢測試劑,或者按照實際環境中各種粉塵的比例混合,來檢測防塵口罩的過濾效率,這樣得出的檢測數據更貼近實際情況,更好地提高了防塵口罩的適用性。
增加科技含量
防塵口罩屬于低值易耗品,產位低,利潤薄,因此,國內多數企業舍不得科技投入。科研創新動力的不足,造成我國生產的防塵口罩品種單一,科技含量不高。與此相比,國際上著名的勞動防護企業都十分重視對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科研力雖,根據使用者不同的需求,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防護產品,同時兼顧舒適性。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年)》中,明確提出在職業病防治過程中要“開展科研及成果應用”。對于職業健康防護用品生產使用過程中出現的難題,確實需要投入大員人力、物力進行研究。比如,防塵口罩在佩戴過程中會出現漏塵現象。這是因為防塵口罩都是一個標準模具生產出來的,而使用者的臉型卻是形態各異,胖瘦不一,而且在勞動過程中,人是在活動,是動態的,這就可能導致口罩與使用者的面部密合度不嚴,產生漏塵。
為解決這一問題,北京一家勞動防護用品生產企業投入幾百萬元的科研經費,研制生產出一種阻塵鼻腔護潔液。使用者在佩戴防塵口罩之前,先向鼻腔內噴灑這種阻塵鼻腔護潔液,再戴上防塵口罩,這樣即使粉塵進入防塵口罩的半面罩內,繼而進入鼻腔,也會被這層液體攔截吸附,不會進入人體的深部呼吸道(肺部),防塵口罩+阻塵鼻腔護潔液所構成的兩級防護體系,提高了個體防塵綜合能力,大大降低了粉塵的吸入概率。
當然,塵肺病的預防不能只靠勞動防護用品一支力量,還需要強化政府監管職責,加強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控制,落實企業的主體防護責任,提高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共同預防我國塵肺病的發生。